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止月,記者了解到,江蘇乳腺癌高發年齡是41歲-50歲,但目前乳腺癌患者中也有不少“80后”,80后都市白領,更成為乳腺癌高危人群。
懷孕后腫瘤也跟著“瘋長”
小王是個剛結婚沒幾年的80后,結婚之后就一直想要一個寶寶。去年小王成功懷孕,小兩口欣喜不已。懷孕六個月產檢時,小王突然發現乳房有點溢血,她以為是分娩前內分泌紊亂所致,咨詢醫生也告知沒有大礙,就沒有細查。去年年底,兒子順利出生,可是她的乳頭還是不斷滲血,家人才警覺起來。經檢查,她得了乳腺癌,腫瘤有好幾個,最大的都有3公分了。
剛生完孩子的她還沒來得及給兒子喂奶,就被轉入了江蘇省腫瘤醫院。因為已經失去保乳手術時機,醫生不得不切去了她的左側乳房。醫生分析,小王很可能在懷孕前就已經患了乳腺癌,沒有被及時發現。懷孕后,身體激素發生變化,才導致惡性腫瘤快速增長。
患乳癌,婚禮差點取消
小梅在婚禮前一個月,洗澡時發現左側乳房有一個小腫塊,摸上去并不痛。她到醫院進行了檢查,卻被確診為乳腺癌,必須立即手術切除,讓正憧憬著幸福生活的小梅無法接受。她準備解除婚約,然后靜靜地消失。
最后還是愛人的態度改變了小梅。決定積極治療的小梅和丈夫一起找到了著名乳腺外科專家、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唐金海教授求治。唐金海教授詳細檢查后,根據其愿望,決定為其實施“個性化”乳腺切除、同步手術重建。經過縝密的準備,唐教授將乳腺腫塊及腺體完整切除,保留乳頭、乳暈和皮膚組織,同時將假體植入病人胸大肌后方。術后乳房完好如初,小兩口經歷此次人生磨難,治療結束后辦理了結婚儀式。
乳腺癌并非要“一切了之”
唐金海教授說,目前我國的保乳率不是很高,為了保命,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愿意“一切了之”,但這種做法給患者帶來巨大心理負擔。唐教授介紹,近年來,即刻再造乳房在國外已漸成趨勢。在乳癌根治切除術的同時進行乳房再造手術,患者術后醒來不會感到自己乳房的缺失,對患者心理影響最小。
即刻再造乳房主要適用于乳癌早期患者,其復發風險和傳統手術方式基本一致,特別受到年輕“80后”乳腺癌患者的關注。
唐金海表示,只要及早發現,條件適合,一般都可以進行保乳治療。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