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變異性哮喘(CVA)又名變異型哮喘、異型哮喘、咳嗽型哮喘、隱匿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特點是發作性夜間干咳,無喘息,對支氣管擴張劑或短期使用激素效果好,并命名為“變異型哮喘”,此后報道增多。目前認為,兒童中約30%的干咳是由CVA引起,而CVA患者中約10-33%的成人和50-80%的兒童經過數日至8年發展成典型的哮喘,故認為CVA是典型哮喘的前驅狀態。CVA的臨床特點缺乏特異性,易誤診、漏診。為幫助臨床醫師對其早期準確診斷,現將該疾病的診斷要點總結如下。
1 臨床特點
CVA好發于春秋季節,發病年齡相對較輕,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干咳或伴有白黏痰,或伴喘息、胸悶,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咽癢、鼻塞、流涕、眼癢、心悸等。可有過敏家族史或其他部位過敏性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對一般的止咳藥及抗生素治療無效,對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療效好。
2 診斷標準
目前國內公認的診斷標準:(1)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痰少,運動后加重,但無喘息發作;(2)癥狀多發生于凌晨、夜間或就寢時;(3)季節性發病或接觸刺激性氣味即出現憋氣、嗆咳難忍等氣道高反應性(AHR)癥狀;(4)排除其他慢性呼吸道疾??;(5)經抗生素及對癥治療>2周癥狀無改善,而抗過敏機制氣管擴張劑有效;(6)伴有下列一項或多項變態反應性疾病或病史、既往有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管炎史、外周血嗜酸細胞(EOS)增高或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200mg/L、痰中發現大量的EOS 、皮膚過敏原試驗陽性、哮喘家族史。
3 輔助診斷
白細胞計數正常,發作時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X線胸片或胸CT、心電圖無異常。肺功能較好的患者首選支氣管激發試驗,但對老年患者,可以將支氣管舒張試驗作為診斷哮喘的重要依據。另外,利用呼氣峰流速儀測定峰值呼氣流速(PEF),是一種簡易、便攜式的肺功能動態監測方法,以陽性判定為氣道高反應性來診斷CVA。
4 鑒別診斷
4.1 典型哮喘 哮喘也有AHR,有報道CVA與哮喘組氣道阻力均顯著高于健康組,但哮喘組高于CVA組近1倍,組胺激發試驗也有相同結果。提示氣道阻力,對鑒別典型哮喘與CVA,了解預后,指導臨床有重要意義。
4.2 慢性阻塞性肺?。–OPD) COPD呼吸流量指標受限明顯高于CVA,而且是不可逆的。產生上述結果是因COPD的氣道是以感染性炎癥為主,而CVA本質是以EOS為主的炎性細胞致氣道浸潤性炎癥,兩者受累的部位也不相同。
4.3 過敏性支氣管炎 本病特點:1慢性咳嗽,可伴有喘息;2無明顯的呼吸困難;3有過敏性因素:血清IgE升高,外周血和痰中EOS升高,過敏原吸入后可誘發咳嗽;4既往和現在合并有變態反應性疾病(哮喘除外);5肺功能正常,無AHR或僅輕度亢進;6激素治療有效,支氣管擴張劑和H1拮抗劑多數無效。
4.4 胃食道返流?。℅ERD) 好夜間發作,以喘息性咳嗽為主,肺內可聞及干、濕啰音,AHR見于部分患者,H2拮抗劑、胃腸動力藥及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有效,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無效。
4.5 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綜合征(PNDS) 主要表現為喉部有分泌物流動感、流涕或/和需經常廓清咽部,夜間明顯,有時呈睡眠性嗆咳,嚴重者不能仰臥位,易誘發肺內感染。PNDS的咳嗽可能由含有炎性介質的分泌物刺激咽喉部的咳嗽反射感受器而引起,H1受體拮抗劑對約60%的患者有效,若同時加用激素局部用藥可提高療效。
4.6 支氣管內膜結核 多伴有刺激性咳嗽和結核中毒癥狀,痰中易查到抗酸桿菌,肺片可見有原發性病灶,肺功能多數正常,激素治療可使結核灶擴散,支氣管擴張劑無效,抗癆治療有效。
4.7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本病特點是應用該類藥物數周至數月內出現干咳為主,停藥后1周內咳嗽停止,無AHR,H1拮抗劑和支氣管擴張劑對咳嗽無效可與CVA鑒別。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