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初次手法危險性大。有骨質疏松者宜采用短杠桿小手法、緩慢復位。
2,脫位超過3個月,瘢痕組織較多,關節粘連嚴重,一次整復難以成功。
3,診斷不清除,對患者基礎情況不了解,不宜貿然手法治療。
4,有急性炎癥、血象高、局部疼痛明顯、拒按者,暫時不適宜手法治療。其保護性肌肉痙攣也不宜用牽引或推拿使其解除。
5,仔細閱片,以排除腫瘤、結核,外傷者必須排除椎體骨折,X片無法看清者可以CT檢查,對一些細微骨折如:胸椎壓縮性骨折、環、樞椎體骨折等也可以發現。
6,手法整復并不是將患者脊柱恢復到正常解剖位,因為很多患者來治療之前偏歪的脊柱可能已經處于代償狀態,可以毫無自覺癥狀。只是由于各種外部因素導致失代償出現了癥狀,我們的目的就是恢復其之前的代償狀態,而不是正常人體解剖位。
7,分清椎管內和/或椎管外病變,根性和/或干性病變尤其重要。并且應貫穿于治療的各個時期。
8,應該將肌肉、骨骼當做一個整體來治療。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