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通過在實驗室模擬卵巢癌形成過程發現,卵巢癌可能始自輸卵管,而非卵巢。
美國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在一些攜帶卵巢癌基因的女性輸卵管組織中發現了“可能發展為嚴重癌癥的細胞”,因此他們決定在實驗室內模擬卵巢癌形成過程。
輸卵管是從女性卵巢連通至**的管道,包括中輸卵管和側輸卵管,卵子經此管道排出。研究人員提取一些輸卵管細胞并改變它們的基因片段,使其能夠像癌細胞那樣分裂。實驗顯示,和真正的癌細胞一樣,這些“人造”癌細胞可以迅速增殖,并離開原發組織,在其他組織內生長。如果把這些“人造”癌細胞植入動物體內,它們能夠催生在結構、行為和基因構成上與人類嚴重卵巢癌極其類似的腫瘤。
報告作者之一龍尼·德拉普金說,這一研究表明卵巢癌可能來自輸卵管細胞,它將有助于尋找新的卵巢癌生物標記物,為今后的卵巢癌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卵巢癌是女性面臨的第5大癌癥。據統計,全球每年新增大約20萬卵巢癌患者,并有11。5萬患者死亡。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