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就目前的一項整合多學科治療方法被認為是治療帕金森病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的最佳方法,但具體治療效果尚不清楚這一情況設計了一項研究用于評估該方法與常規治療方法的療效差別。
此項研究共納入荷蘭6個社區醫院的301例年齡為20~80歲且無嚴重認知損害或并發癥的帕金森患者,并將其分入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患者接受個體化綜合評估后行整合多學科治療。主要轉歸4、6和8個月時測定的日?;顒樱ˋLDS評分)和生活質量(PDQL評分),次要轉歸包括運動功能、看護者負擔和費用。對基線評分進行校正之后實施意向分析。
結果顯示,共有285例患者完成隨訪。101例患者接受整合多學科干預治療,49例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對基線評分進行校正之后,干預組4、6和8個月平均ALD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1.3),平均PDQL評分亦為如此(差異3.0)。對基線疾病嚴重度進行校正之后,兩組患者的ALDS和PDQL評分差異消失。兩組患者的次要轉歸均無顯著差異。
研究者總結道,該研究表明,這種整合多學科治療對帕金森病患者療效獲益有效,在校正基線疾病嚴重程度之后,這種獲益消失。這些記過表明需要進一步研究不同的治療方法,以獲得對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的明確獲益。
相關評論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一篇評論稱,該研究表明想要證實此種整合多學科治療方法對帕金森病療效的價值確實是很困難的。該研究僅僅只是短期的,如果對這些接受此種方法治療的患者進行更為長期的隨訪將是十分有意義的。而且需要入組更多具有認知功能障礙和并發癥的患者。由于研究設計的問題(包括終點的選擇),該種治療方法的獲益有可能不明顯。
未來的研究需要明確這種方法對于患者摔倒,骨折以及養老措施等方面的長期影響。隨著美國實施醫療改革,如何明確整合多學科治療方法對PD患者長期獲益是至關重要的。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