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病因及臨床表現
2014-03-18 09:40
閱讀:2875
來源:愛愛醫
作者:歐*基
責任編輯:歐國基
[導讀] 病因 病因尚未確定,可能為病毒、鏈球菌、結核桿菌感染、結締組織病、環境因素、微量元素改變(病變組織內,多種微量元素增高,有機氯磷及銅增高)、遺傳因素如與HLA-B5密切相關(與HLA-B5有關者可達61%~88%),與HLA-D亦有一定關系,故認為有遺傳免疫因素
病因
病因尚未確定,可能為病毒、鏈球菌、結核桿菌感染、結締組織病、環境因素、微量元素改變(病變組織內,多種微量元素增高,有機氯磷及銅增高)、遺傳因素如與HLA-B5密切相關(與HLA-B5有關者可達61%~88%),與HLA-D亦有一定關系,故認為有遺傳免疫因素參與,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近年有纖溶系統缺陷學說,基本上認為本病患者的纖溶系統處于低下狀態,容易使多組織器官發生血管炎或血管栓塞。
臨床表現
1.基本癥狀
口腔潰瘍、**潰瘍、眼葡萄膜炎。
2.特殊癥狀
皮膚病變、胃腸道病變、血管病變、肺部病變、關節炎、泌尿系統病變、神經系統病變。
由于全身多個系統均可受累,故臨床癥狀和體征復雜多變,主要表現如下:
(1)口腔潰瘍約98.6%的病人有口腔潰瘍。55.2%為本病最早出現的初發癥狀,可反復發作。可發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舌部及扁桃體。
(2)眼部癥狀占41.2%,發生較晚而危害較大。臨床表現多樣,有反復發作的角膜炎、前房積膿、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結膜炎等,眼部損害常可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3)外生殖器潰瘍占92.3%,女性以**潰瘍多見,多在小**和大**的內側,其次在前庭黏膜及**口周圍。有時發生在會陰及**處,還可蔓延到子宮頸。潰瘍數目及大小不定,有的較多較淺。潰瘍邊緣向內陷進,周圍紅腫,潰瘍覆蓋著一些膿液,經常數周才愈合。壞疽型潰瘍較嚴重,患者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局部疼痛。潰瘍數天往往較少較深,邊緣不整齊及內陷。周圍炎癥顯著,表面有污黃色或灰黑色壞死假膜。強行剝去假膜,露出高低不平的基底。有時潰瘍迅速擴展,形成巨大的蠶食性潰瘍,而使小**殘缺不全,邊緣柔軟無浸潤,潰瘍的病理檢查無特異性。
(4)皮膚癥狀占95.7%,以結節性紅斑最多見,亦可見多形性紅斑及痤瘡樣皮疹,**皮膚有過敏反應。如膿皰瘡、毛囊炎、癤、蜂窩組織炎和潰瘍等。有時出現結節性紅斑樣皮疹。用消毒**皮膚會出現小丘疹或膿皰。
(5)心血管系統的表現達25%~46%,主要為過敏性小血管炎,可有閉塞性靜脈炎、動脈內膜炎、主動脈炎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末梢動脈瘤等。病變累及靜脈,小的如視網膜血管,大的如上下腔靜脈均同時受累。發生肺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引起肺梗死,可反復咯血;多發性肺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源性心臟病。
(6)神經系統癥狀雖僅占8%~10%,但病情嚴重,危害性最大,反復發作陣發性頭痛最常見。中樞神經系統血栓性靜脈炎及微血管周圍炎,可引起腦組織病灶性軟化。神經系統癥狀較其他癥狀出現晚,可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嚴重頭痛、運動失調、反復發作的截癱與全癱和昏迷等。臨床表現有腦干、腦膜、腦炎癥候群及器質性精神錯亂癥候群。
(7)胃腸道病變發生率50%~64%,可引起口腔到**整個消化道和黏膜潰瘍,導致穿孔及增殖性改變,亦可因肝靜脈閉塞而引起Budd-chiari綜合征,常易誤診,增加其危害性。
(8)高熱敗血癥樣表現雖多為不規則低熱,但有些病例出現弛張性高熱伴白細胞增多,酷似敗血癥。
(9)關節及肌肉癥狀約占67.1%,四肢大小關節及腰骶等處均可受累,以膝關節多見,呈風濕樣疼痛,無畸形及骨質破壞。以膝、踝及腕關節最常受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以后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