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下端骨折極為常見,約占平時骨折的1/10。多見于老年婦女、兒童及青年。骨折發生在橈骨下端2-3cm范圍內。正骨水外敷結合丹參針、黃芪針、骨肽針輸液治療療效明顯優于單純西醫治療。且方法簡單、藥物價格不高適于基層醫院推廣。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齡13~62歲,平均年齡16歲;病程均為1天;伸直型骨折(colles)型6例,屈曲型(smith)骨折型2例。
1.2臨床表現: 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狀”和“***樣”畸形,尺橈骨莖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試驗陽性。屈曲型骨折畸形與伸直型相反。
1.3治療方法:手法復位,“U”形石膏固定,三角巾懸于胸前。在常規治療3天后,輸液藥物給0.9%NS250ml+骨肽注射液10ml,靜滴;10%GS100ml+丹參注射液16ml,靜滴;10%GS100ml+黃芪注射液10ml,靜滴。口服藥物:三七膠囊3粒 口服 一日三次,傷科接骨片4片 口服 一日三次。外用藥物:正骨水(廣西玉林制藥)用藥液濕透患肢骨折周圍藥棉,以上治療1周即可。藥量可視年齡增減。
1.4治療結果:8例病人經外敷正骨水,結合丹參針、黃芪針、骨肽針治療后,均無明顯疼痛,輕度腫脹。治療3天后大部分病人無疼痛感,腫脹基本可以消退。4周后復查X線均痊愈。
2.討論
治療中外用正骨水以活血祛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古代醫家云:“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續”和“瘀去、新生、骨合”的原理,筆者用丹參注射液,以活血祛瘀。黃芪注射液則可行氣利水,所謂“氣行則血行”,而利水亦有消腫之效。此法治療橈骨下端骨折可明顯減輕患肢腫痛癥狀,以促進骨折愈合。且方法簡單、藥物價格不高適于基層醫院推廣。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