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對于老年患者或者無法進行干細胞移植手術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采用免疫系統調節劑以及低劑量類固醇藥物連續治療的方法優于標準療法。
在一項國際Ⅲ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新近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服用來那度胺和低劑量**與服用苯丙氨酸氮芥,強的松和沙力度胺等藥物相比較,更能延緩疾病進展。
在美國血液病學年會上,中期分析結果表明,兩藥聯用提高疾病總體存活率,而無意外安全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此項臨床試驗將來那度胺/低劑量**連續治療方法作為新近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但無法進行干細胞移植手術治療的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
實際上,來那度胺/低劑量**聯合用藥策略“有可能讓多發性骨髓瘤難以治愈的情況發生改變,使疾病進展得以控制,病情趨于緩慢穩定。對老年患者更是如此,”雖未參與此項研究,但主持了此項研究新聞發布會的鳳凰城梅奧醫學院Joseph Mikhael, MD作上述評論。該新聞發布會旨在報告此項研究詳細情況。
Mikhael表示,來那度胺/低劑量**聯合用藥策略在北美地區“已經得到廣泛采用”,但在老年人群或者未進行干細胞自體移植手術的患者中應用更為廣泛。
在FIRST臨床試驗中,Thierry及其同事在全球范圍內共招募病人1623名,他們年齡65歲及其以上,或者無法進行干細胞移植手術。
將上述患者隨機分配入組,一組采用來那度胺和**進行連續治療,一組采用前述兩藥聯合治療72周,另外一組采用美**,強的松和沙力度胺的標準療法治療72周。
為了降低毒性,標準療法治療一段時間后一般就停止。研究主要終點是無惡化生存期,但是Thierry也報告了總體存活率的中期分析結果,認為此時中期結果數據“尚不滿足需要。”
Thierry稱,平均隨訪37個月后,連續治療組中127名患者仍繼續接受治療,但是其他兩個治療組全部病人已經完成治療。就主要終點而言,接受來那度胺和**連續治療的患者平均無惡化生存期為25.5個月。
相比較而言,其他兩組平均無惡化生存時間幾近相同,接受72周來那度胺和**聯合治療組為20.7個月,而接受美**,強的松及沙力度胺治療組為21.2個月。
Thierry表示,連續治療組與其他兩組治療效果差異顯著(相應地P=0.00001和P=0.00006,),相對應的危險比率分別是0.70和0.72.治療36個月后,接受來那度胺和**連續治療的患者中42%病情惡化得到控制,而其他兩組這一比例分別僅有23%.
在中期分析結果中,發現全部患者中總共574例死亡,之后通過測定4年總體存活率,其中接受來那度胺和**連續治療組總體存活率為59.4%,在規定期限接受來那度胺和**聯合治療的患者總體存活率為55.7%,而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總體存活率為51.4%.
Thierry稱連續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容易控制,無突發不良事件。接受連續治療方案的不良事件中占3/4的比例分別是感染(29%),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癥(28%),血小板減少癥(8%),神經病變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兩項比例分別為5%),發熱***粒細胞減少(1%)
令人感興趣的是,連續治療組患者中血液系統第二原發腫瘤發生率低于標準治療組(0.4% Vs 2.2%)。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