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母痣最常見的癥狀是甲黑線,甲母痣容易癌變為黑色素瘤,而且甲母痣易被忽視。形成甲母痣(甲黑線)的原因有很多種,全身色素性疾病、合并甲色素沉著可見于Addison病、黑棘皮病、Peutz-Jeghers綜合征和維生素B12缺乏,庫欣綜合癥行腎上腺切除術后,或為Laugier-Hunziker綜合癥。甲母痣局部誘發因素有真菌感染,外傷,甲下出血,濕疹樣改變。其他因素可見于藥物(抗瘧藥、化療藥物、金制劑或米諾環素)誘導黑素細胞活性增強而產生均可導致甲的黑線,臨床應診斷為甲黑線。
一、什么是甲母痣?
甲母痣為甲板下一褐色或黑褐色條帶,邊界規則,清楚,顏色均一,至成年時甲母痣病變穩定不再發展。如果損害突然加深或不均一,增寬超過6mm,邊界不規則,應在甲母處取病變組織做病理檢查以除外惡變。
二、甲母痣如何治療?
甲母痣的治療:
甲母痣是由外傷引起的(籃球撞擊),惡變率相對較低,一般不必太擔心。若由于各種原因需要去掉黑痣,應手術切除并作病理檢查,不可做冷凍、激光、藥物腐蝕等治療。其理由是:
①手術切除甲母痣后可作病理檢查,明確診斷,若發現問題可及時補救,而冷凍、激光、藥物腐蝕等不能達到此目的。
②手術切除甲母痣恢復快、不留瘢痕、美容效果好;而激光、冷凍等對周圍正常皮膚損傷重,恢復慢,常留瘢痕。
③冷凍、激光、藥物腐蝕等治療甲母痣常不徹底,未除盡的痣細胞可因刺激出現惡變。
三、甲母痣分類與惡變
甲母痣根據痣細胞在皮膚中的位置可以分為交界痣,混合痣以及皮內痣。
而甲母痣出現已下情況時,考慮惡性黑素瘤:
①細胞出現間變或者異型性:主要為細胞核增大、深染,細胞形態大小不一;
②惡性交界分化:表皮真皮交界處的痣細胞呈不典型增生,細胞分散不成巢,或巢與巢融合,表皮嵴之間的基底層有不典型的黑素細胞連續性的增生;
③不典型的痣細突破基底層,浸入真皮;
④除幼年性黑素瘤外,一般真皮深層看不到痣細胞的核有絲分裂像,如出現此現象,常常是惡變的象征;
⑤瘤細胞散步表皮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