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達帕胺為一種新型長效降壓藥,吲達帕胺具有利尿和鈣拮抗作用,對前列腺素系統有良好影響,服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療效確切,安全性高,臨床上廣泛應用于高血壓的治療。但是近幾年的應用發現吲達帕胺有多種不良反應,現將吲達帕胺的副作用概述如下。
1.吲達帕胺過敏反應
吲達帕胺為磺胺類利尿劑,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該藥。但該藥引起過敏反應少見,對于一些過敏體質的患者應用該藥要密切觀察用藥過程中的異常反應,一旦發現立即停藥,并對癥處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用藥前要仔細詢問用藥史及過敏史,有磺胺類藥物過敏史者禁用。
徐群報道1例, 56歲,有高血壓病史,常服吲達帕胺片1天2.5mg,服藥史約5年。2005年6月因顏面部紅腫伴瘙癢就診。查體:顏面部、頸部出現紅腫,有抓痕,心律齊,兩肺聽診聞及少量哮鳴音,余無殊。患者近日無服用其他藥物史,以往無磺胺類藥物過敏史。患者原有支氣管哮喘,近五六年未見發作,近幾日哮喘發作。診斷為藥物過敏。給予甲基強的松龍40mg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5天,顏面部紅腫逐漸消退。
劉愛艷等報道1例為女性,因患高血壓服用吲達帕胺1片,1天1次。服藥后約1小時患者開始自覺面部發熱,2小時后恢復正常。第2天繼續用藥,服藥后癥狀加重出現面部潮紅,比第1天維持時間更長。查體:體溫正常,血壓和心律未見異常,身體其他部位無變化。因其在服藥期間未再服用其他藥物,故為吲達帕胺引起的過敏反應。給予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加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靜脈注射,面部潮紅逐漸消失。
2.吲達帕胺對血電解質的影響
吲達帕胺為一種氨苯磺胺的衍生物,藥理學上與噻嗪類利尿劑相關,通過抑制腎皮質稀釋段對鈉的重吸收達到利尿效果。此藥增加尿鈉和尿氯的排出,并在較小程度上增加鉀和鎂的排出,由此導致尿量增加,而發揮抗高血壓作用。因此,該藥的主要不良反應為電解質紊亂。其發生機制:吲達帕胺作用于腎集合管的鉀鈉離子交換和增加遠曲小管鉀離子的分泌,鉀離子排除增加,同時吲噠帕胺對碳酸酐酶有輕度抑制作用,致使近曲小管氯化鈉和碳酸氫根離子的排泄增加。由于近曲小管氯化鈉排泄增加,從而增加遠端腎單位Na+-K+交換,鉀的絕對分泌量增加。碳酸氫根離子可促進鉀離子分泌,而且由于使用后血漿容量和細胞外液減少,尿中排出的鉀離子增加。故臨床應用中尤其剛開始使用時要定期檢查血電解質,不宜與排鉀利尿藥合用。臨床應用過程中,吲達帕胺引起血電解質紊亂的報道較多。
劉振等報道1例為男性,74歲,因反復頭暈不適50年,再發3天入院。患者50年前發現高血壓,長期口服依那普利1天10mg。入院前5天自行改口服吲達帕胺1天2.5mg,2天后頭暈加重,自覺頭重腳輕,自測血壓180/90mmHg。入院時訴輕度頭暈,查體神經系統無異常體征,無精神癥狀。急查血鉀2.73mmol/L,鈉107.2mmol/L,氯60.6mmol/L,鈣2.14mmol/L,磷0.9mmol/L,二氧化碳結合力27mmol/L。患者近日飲食正常,未口服其他可引起電解質紊亂的藥物,考慮為吲達帕胺致電解質紊亂。即予口服及靜脈補充電解質。
鄭彥平報道1例為女性,54歲,因咳嗽自服阿莫西林2天無好轉并感乏力,下肢無力尤其明顯故入院診治。既往健康狀況良好,發現血壓升高約1年,近5個多月服用吲達帕胺治療,1天2.5mg,血壓控制在130~150/80~95mrnHg。查體一般良好,血鉀2.46mmol/L,血鈉116mmol/L,血氯71mmol/L,總二氧化碳26 mmol/L。心電圖:V3~V4T波低平或淺倒置,ST段正常,其它無異常。停用吲達帕胺,改用依那普利1天10mg口服降壓,詢問患者,自述有乏力感已3~4個月,未在意,近半個月加重。于住院次日復查電解質,結果為血鉀2.28 mmol/L,血鈉109mmol/L,血氯63mmol/1,總二氧化碳27.2mmol/L。補鉀后血鉀正常。
劉光宇等報道1例,男,66歲,以“全身乏力10余天,加重2天”入院。1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乏力,以雙下肢為重,尚可行走,后全身乏力加重,站立、行走不穩,無其它不適。2年前發現血壓高,最高達170/90mmHg,近半年來口服“壽比山2.5mg,1天1次”降壓治療。雙下肢肌力Ⅳ級,余均無殊。查血電解質:鉀1.65mmol/L,鈉128.9mmol/L,氯81.6rnmol/L。查24小時尿電解質鉀7.46mmo1,同步血氯2.23mmol/L。停止使用壽比山后血鉀逐漸恢復正常。
郭應強等報道5例,均為男性,年齡24~47歲,因服用吲達帕胺(商品名:壽比山)而突發四肢無力入院,既往有1~2年高血壓病史,服用壽比山2.5mg,1天1次。服藥6~10天后,突感四肢無力,且逐漸加劇,不能站立,舉手不能,余無特殊不適。查體:四肢癱軟,肌力Ⅰ~Ⅱ級,肌張力減弱,膝反射、跟腱反射均減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心電圖:T波低平,U波明顯。急查電解質:鉀2.18~2.3mmol/L。停藥補鉀正常后,再次用壽比山2.5mg,1天1次口服,服藥5~7天,5例患者均再次發作四肢肌軟癱。復查電解質:鉀2.0~2.23mmol/L,停藥補鉀3天后,肌力恢復正常。
3.吲達帕胺對糖代謝的影響
吲達帕胺可能抑制胰島素的釋放,或對抗胰島素的作用,或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引起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吲達帕胺引起的糖代謝紊亂者少見,也可能和患者的特異體質有關。因此,對于老年患者特別是血糖高或特異體質的患者慎用該藥,如應用要定期檢查血糖、糖耐量試驗,發現異常及時停藥。
楊小奎等報道1例為男性,45歲,以高血壓病入院,血糖5.3mmol/L,尿糖陰性,口服吲達帕胺片2.5mg,1天1次,1周后血壓降到130/80mmHg。3周后出現口渴、多尿、消瘦,體重下降5kg。血糖13.4mmol/L,尿糖(++++),考慮可能是藥物引起的糖代謝嚴重紊亂。停服吲達帕胺片觀察血糖變化,第1天血糖降到10.0mmol/L,第2天血糖降到8.0mmol/L,第3天血糖降到5.0mmol/L,尿糖陰性,餐后2小時血糖5.0mmol/L。糖耐量試驗正常。
湯學超等報道1例為男性,76歲,既往無多飲、多尿,煩渴病史,血糖檢查正常,無糖尿病家族史。2007年11月患高血壓病,開始服用吲達帕胺(商品名:壽比山)1次2.5mg,1天1次;賴諾普利片1次10mg,1天1次;比索洛爾1次2.5mg,1天2次,以控制血壓。2008年2年26日檢查示空腹血糖8.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5.7mmol/L,診斷為糖尿病。遂停用吲達帕胺。2008年3月25日患者復查空腹血糖5.9 mmol/L。
4.吲達帕胺的其它不良反應
吲達帕胺可引起尿酸升高及其它罕見不良反應,在應用吲達帕胺時要特別注意,用藥過程應密切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總之,吲達帕胺的降壓效果良好,1天1次,口服,患者的依從性好,但臨床應用時可能會發生對血電解質、血糖的不利影響,對一些特異體質患者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期監測血電解質、血糖及血尿酸水平,并特別注意吲達帕胺引起的過敏反應及一些罕見的不良反應。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