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陳某,男,54歲。2009年5月11日初診。自述于一個月前因膽石癥膽絞痛而行膽囊切除手術。手術后至今經常全身出汗,日間出汗少些,夜間汗極多,濕透內衣、內褲。給予生脈飲口服液治療1周余,未能止汗。刻診:精神萎靡,全身汗出,尤以胸、腹及背部為甚,惡風畏寒,四肢厥冷且關節屈伸欠靈活。觸診患者胸、腹、背部皮膚有汗出,大便濕軟,日2~3次。舌質淡,苔白,脈遲細。證屬陽虛自汗,治宜溫陽止汗,方用桂枝加附子湯加味治療。處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棗20克,炮附子15克,黃芪30克,白術15克,防風6克。7劑,日1劑,連續水煎3次,每次取汁150ml,混勻后分早、中、晚3次服完。
二診:汗出大減,日間已不出汗,惟晚間少許汗出。惡風畏寒及四肢厥冷基本消失,關節活動亦較前靈活,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此乃方藥效佳,原方再進7劑。
三診:患者精神爽朗,諸癥全消。予玉屏風顆粒及右歸丸2周量,以鞏固療效。
隨訪半年余,未見自汗再發。
按:《傷寒論》第20條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此條文證候之病因病機為太陽病過汗傷陽,營衛不和致陽虛汗漏并表證不解,故以桂枝湯和營解表,加附子以溫經復陽,固表止汗。筆者所治病例,其病因不屬太陽病過汗所致,乃由于手術創傷引起身體虛弱使然。但其主要證候表現如“經常全身出汗”,“惡風畏寒”,“四肢厥冷且關節屈伸欠靈活”之病機亦為營衛不和,陽虛汗漏,故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效佳。方中加黃芪、白術、防風,為《丹溪心法》之玉屏風散,有益氣固表止汗之功。二方合之,則溫陽益氣,固表止汗,療效益佳。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