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男,78歲,因“右上腹陣發性疼痛2周,加重1周”來診。患者于2周前醉酒后出現發熱、乏力、右上腹痛痛,為陣發性刺痛,向右背部放射,自服“芬必得”及“拔罐治療”稍有緩解,時輕時重。1周前疼痛陣發性加劇,難以忍受,夜不能寐,于當地醫院消化科門診診治,行彩超、CT、MRI及其他常規檢查未發現異常,患者拒絕住院自回家中,因疼痛難忍來我院診治。患者自發病以來,精神、睡眠較差,納差,消瘦10余斤,無惡心、嘔吐,無咳嗽、咳痰,小便正常,大便干燥,3日1次。既往無肝炎、結核病史,否認手術、外傷及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平素喜飲酒,200ml/日,無吸煙等其他特殊不良生活嗜好,家族中無遺傳性疾病史。
體格檢查:T 36.5℃,P 62次/分,R 20次/分,BP 140/70mmHg。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情語明,被動**,查體合作。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無出血點及瘀斑,右腋下觸及一1cm大小淋巴結,有觸痛,質地中等、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胸廓對稱,無畸形,觸診語顫均等,無增強及減弱,兩肺叩清音,肺肝濁音界位于鎖骨中線第5肋間,心前區無隆起,心臟聽診無器質性雜音。腹平坦、未見腸形及蠕動波,右背部有兩處拔罐遺留的圓形瘀斑,右上腹壓痛,觸痛,無反跳痛。麥氏點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觸及,肛周無血性分泌物,雙側巴氏征及克氏征陰性。余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輔助檢查:胃鏡示淺表性胃炎。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血脂、血糖、肝功能、腹部彩超、心電圖、胸片、全腹CT、核磁掃描等各項檢查均正常。
●臨床診斷 無疹性帶狀皰疹
診斷依據
1、老年男性,因醉酒致使免疫功能降低。
2、起病急,病初發熱、乏力、全身不適,提示感染性疾病。
3、神經痛:右上腹陣發性**樣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沿外周神經觸壓有觸痛。
4、右腋下一1cm大小淋巴結,有觸痛,質地中等、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考慮炎性腫大,排除惡性轉移。
5、各項輔助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鑒別診斷
1、右肋軟骨炎:癥狀也可以為刺痛,一般不會擴大到腹部,且放射痛少見。
2、脊柱結核病變,血沉,結核菌素試驗。
3、原發性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測定明顯升高。
4、急性膽囊炎,體查及腹部B超可鑒別。
●進一步檢查
PPD試驗、血沉、甲胎蛋白
●臨床治療
抗病毒,止痛,支持治療。
●討論
從主訴和臨床表現看,高度懷疑是肝膽系統的惡性腫瘤,但B超、全腹CT、核磁掃描等各項檢查均正常,并不支持。對于惡性腫瘤患者來說,檢查結果先于癥狀,因此可初步排除腫瘤。
在排除內臟疾病后,再來考慮體表組織病變,包括神經、肌肉、表皮等。陣發性刺痛,伴有放射痛,可考慮為肋間神經痛,結合醉酒后,發熱、乏力等表現,因感染所致,可能為帶狀皰疹導致肋間神經痛,或是脊柱結核伴肋間神經痛。
帶狀皰疹典型的表現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并伴有明顯神經痛。也會因個體差異,表現為頓挫型(無疹性帶狀皰疹),即不出現皮損僅有神經痛。因此,在本例中,神經痛就為最具價值的診斷特征。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