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即三維超聲成像技術與彩色多普勒能量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對實質性臟器內及病變內血管結構的三維重建,開創了三維超聲成像新的研究領域。其包括3種方法,即多切面成像、最大強度透射、表面成像,其中后兩種顯示大血管內血流較有意義。多切面成像用于估計微循環,能完整地顯示血流的分布形態,重要的是能完整顯示腫瘤血供,其特點是能描繪絕大多數腫瘤內的非正常的血管結構,展現正常受壓的血管及從腫瘤邊緣進入到瘤內的細小血管。可顯示腫瘤的形態大小及其相應的血管網,能連續動態地顯示瘤周及其內部血供情況,并能展示血管內瘤栓的大小及形態。目前三維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是唯一無創傷、直觀、立體顯示多種腫瘤內血流情況的方法,且利于腫瘤的定性診斷。但有關腎臟腫瘤方面的報道較少。
8 影像診斷方法
選擇許多學者認為,螺旋CT加造影增強對于<1.5cm小腫瘤其敏感性較超聲優越,對于>1cm小腫瘤定性的準確性與超聲相等。主張超聲與CT聯合,可提高定性準確率至95%,故聯合影像學檢查對小腎癌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無論超聲或CT,對于<1cm的小腫瘤難以定性。磁共振成像是無創、無放射線的影像學檢查,可顯著提高腎癌的定性診斷,.在本病檢出和定性診斷方面起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小腎癌在MRl檢查中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腫塊,腫瘤信號不均勻。MRI檢查對腫瘤分期、判定的準確性,特別是對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癌栓大小、范圍的判定優于CT。但存在有偽影、價格昂貴等缺點,不宜作為腎癌的常規檢查方法。對于碘對比劑過敏、腎功能衰竭患者首選MRl檢查。超聲普查能夠早期發現無癥狀性小腎癌,它們的預后遠較癥狀性腎癌為佳,值得超聲工作者重視。
作者:潘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