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稱作雙極雄激素療法的策略具有可幫助治療、并在某些情況下逆轉前列腺癌抗藥性的潛力。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licine》期刊上的一個前驅研究的有前景結果給罹患對治療具有抵抗力的前列腺癌病人帶來了希望。
對前列腺癌晚期階段的主要治療是激素療法,該療法讓腫瘤得不到雄激素——其中包括睪酮。然而,前列腺癌細胞能通過增加雄激素受體活性來應對治療并最終出現抵抗性。
先前的研究提示,這一化學性的應變可以被加以利用,因為那些已經習慣于在低睪酮供給情況下生長的腫瘤細胞可在恢復高劑量睪酮時被殺死。
基于這些發現,Michael T.Schweizer和同事設計了雙極雄激素療法,這是一種具有睪酮濃度高、低交替的間歇性給藥的策略。在一個前驅性臨床試驗中,在接受雙極雄激素療法的罹患抗藥前列腺癌的16名患者中有7人的病情出現了緩解。在他們的血液中,與前列腺癌相關的某抗原濃度有所下降。成像檢查揭示,4名男子體內的腫瘤有所縮小,1名男子體內的腫瘤則完全消失。
在睪酮周期治療結束后,病人再次對之前對他們已經無效的激素剝奪療法變得敏感,從而表明雙極雄激素療法有逆轉抗藥性的潛力。
據研究人員披露,雙極雄激素療法已經進入下一期的臨床試驗,該試驗將觀察作為這一逆轉抗藥前列腺癌基礎的基因差異。
編譯自:Effect of bipolar androgen therapy for asymptomatic men with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from a pilot clinical stud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licine,M.T.Schweizer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