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潰瘍病 內容預覽: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慢性胃炎潰瘍病 內容簡介:
臨床病理聯系
二、潰瘍病
又稱慢性消化性潰瘍,是以胃、十二指腸形成慢性潰瘍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人群中患病率約為10%,多見于20——50歲的成人,男多于女。據統計,潰瘍發生在十二指腸者較為多見,約占70%;發生在胃者約占25%;胃和十二指腸同時發生潰瘍,稱為復合性潰瘍,約占5%.
潰瘍病(慢性消化性潰瘍)
潰瘍病多發生在胃及十二指腸,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
臨床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反酸、噯氣等。
㈠病理變化
特點:胃、十二指腸壁形成慢性潰瘍性病灶。
肉眼觀:
☆好發部位:
胃潰瘍胃小彎近幽門部(胃竇小彎側)
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球部(前壁和后壁)
☆潰瘍形態
-----胃潰瘍:
多為一個,圓形、橢圓形、直徑多<2cm;邊緣光滑整齊,底部較平坦,多深達肌層;潰瘍周圍粘膜皺襞常呈放射狀向潰瘍集中。
胃潰瘍形態與潰瘍型胃癌有何不同?
---十二指腸潰瘍:
潰瘍肉眼形態同胃潰瘍,只是潰瘍要小些,直徑多在0.5——1cm;也淺些。
點擊下載***:慢性胃炎潰瘍病
經食道心電生理診療技術是將電極導管插入食道這一臨近心臟而又與外界相通的器官...[詳細]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痛藥。誕生于1899年3月6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