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全球結直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仍然在飆升,2008年新發病例和死亡率分別高達123.5萬和60.87萬,比2002年的102.3萬和52.9萬分別增加了20.7%和15%.六年間,結直腸癌新發病例年均增加3.5%,死亡病例年均增加2.5%.
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由低發趨向高發,大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每年遞增的速度高于全球年均遞增的速度。2005年結直腸癌死亡率比1991年一樣增加了70.7%,年均增加4.71%.上海近十年男女發病率、死亡率年均增加均在5%左右,北京亦呈增加趨勢。2009年分析結果顯示,廣州市男性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列全國城市的第3位;女性發病則列首位(21.76/10萬),死亡率列第2位。
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萬德森教授告訴記者,要控制結直腸癌流行近期目標是“少發易治”——即消除已知的致病因素,使其發生減少;通過早期發現達到容易治愈的目的。要做到“少發易治”,篩查就是最重要的手段,通過篩查可以發現和治療腺瘤、家族性腺瘤**肉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癌前病變,預防癌的發生;通過篩查可以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因為早期治療可使90%的患者達到治愈;對群眾進行防癌健康教育,使人們自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飲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戒煙控酒,控制體重防肥胖,積極參加篩查、及時治療癌前病變。
萬德森教授說,結直腸癌篩查的作用和效果,國內外的實踐已證實。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經過幾十年飆升之后,1998年——2006年男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每年下降3%.女性每年下降2.2%,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結直腸癌篩查。美國規定50歲以上的居民接受例行篩查,而50歲以下未推薦篩查發病率自1994年每年增加2%.近20多年來死亡率也逐步下降,特別明顯的是2002年——2006年,男性每年發病率下降3.9%,女性每年下降3.4%;死亡率和發病率下降,與通過篩查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治療效果更佳有關。英國一項隨機試驗表明,對55-65歲的人群進行纖維乙狀結腸鏡篩查,結直腸癌發病率減少33%,死亡率減少4.3%.
目前,國內近年在14個現場開展大規模人群結直腸癌篩查,2010年-2013年度初篩人群近150萬人,發現3700多例結直腸癌,早診斷率和及時治療率均達九成之多。天津、上海、海寧市等地的經驗表明,**主導、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務人員積極行動,動員全社會參與,這項民心/民生工程就能辦好。
萬德森教授說,事實證明,將預防工作“前移”,積極推廣篩查,可有效遏制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趨高態勢。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