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宮頸癌患者的治療(3)
2011-02-13 11:12
閱讀:4486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患者,23歲,G2P0,行人工流產時發現宮頸贅生物一周,于2009年2月入院
術前是否應該給予新輔助化療?
新輔助治療(包括新輔助靜脈化療、介入化療和腔內放療)雖常被應用于局部晚期患者,但對該類患者的療效仍存在爭議。 對于腫瘤直徑>4 cm的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術前新輔助化療具有減小腫瘤體積、減低手術難度、去除微轉移等潛在益處,但多項關于術前新輔助化療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是相矛盾的。薈萃分析顯示,短程、較高劑量含順鉑的術前新輔助化療(化療間期為2周,順鉑劑量≥25 mg/m2)能降低患者死亡風險。 本例患者為ⅠB1期,預后好,新輔助化療不能提高其生存率,故不建議進行。
如何選擇化療方案?靶向治療有作用嗎?
如前所述,本例患者無須化療。 宮頸癌化療主要應用于以下三方面:① 同步放化療,順鉑周療或順鉑+5氟尿嘧啶(5FU)4周療;② 轉移(Ⅳ期)或復發宮頸癌化療,繼GOG169、GOG179研究證明與順鉑單藥相比,順鉑聯合托泊替康或紫杉醇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后,GOG204研究對4組聯合順鉑方案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紫杉醇+順鉑較優。 今年卵巢癌靶向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關于宮頸癌靶向治療的Ⅲ期臨床試驗(GOG240)正在進行中,主要研究非鉑類聯合方案與聯合貝伐珠單抗方案的療效。貝伐珠單抗已被美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推薦為宮頸癌二線治療方案。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