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片美國II期臨床試驗的試驗對象主要為HCV基因I型、對干擾素不應答的難治性慢性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基因I型慢性丙型肝炎對干擾素缺乏應答,為難治性肝炎,對該類患者既往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處于無法治療的狀態。并且即使使用了其他治療手段,停藥后也極易復發,肝組織學病理變化難以控制。扶正化瘀片則是第一個選取此類病人進行美國II期臨床試驗,向最具挑戰性的研究方案發起沖擊的中藥。
自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被批準用于治療乙肝以來,不斷有新藥問世,如長效干擾素、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這使乙型肝炎的治療獲得里程碑式的進步。實踐表明,在現有抗病毒藥物治療下,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得到抑制,阻斷肝臟炎癥病變進展,維持肝功能正常,從而間接抑制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發生與發展。
事實上,對于慢性肝病患者,僅僅進行抗病毒治療是不夠的,必須要堅持抗肝纖維化治療。因為肝纖維化是人體修復損傷肝組織的過度反應,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改變。大量纖維結締組織沉積在肝臟,可以破壞肝臟的正常結構,纖維組織增生還可阻礙血液微循環,使肝細胞缺乏營養而加重損傷,導致肝衰竭及門靜脈壓力增高,導致食管靜脈曲張,出現腹水和嘔血、黑便等一系列肝功能失代償的臨床表現。而肝臟纖維增生機制一旦啟動,僅抑制病毒**,只是部分減少了后續的纖維增生,并不能解決已經存在的肝硬化和改善肝臟微循環,因此,慢性肝病患者一定要堅持抗纖維化治療。
扶正化瘀片獲FDA批準在美國進行II期臨床試驗,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的試驗方法,與空白安慰劑組進行對照。在受試者中79.7%為曾接受抗病毒標準化治療無效的患者,在不使用其他任何藥物治療的前提下,此類患者病毒載量非常高。經美國II期臨床試驗證實扶正化瘀片在美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時其對肝纖維化的治療效果也得到了證實。
相關文章閱覽:
第一個進入國際肝活檢檢驗療效的中藥
肝纖維化空白的中藥領域被填補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