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神經病學》雜志上的報道指出,某些地區用于預防結核的疫苗可有助于預防有疾病早期跡象患者的多發性硬化性癥。
眾所周知,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很難診斷的疾病,很多醫生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確診。通常報道的多發性硬化癥初始癥狀為頭暈,麻木感,視覺障礙或平衡障礙。
醫生可能會建議疑為MS的患者進行核磁共振成像(MRI)來檢查患者是否有多發性硬化癥狀,但是大多數醫生不會直接確診,直到有其他癥狀顯示是其他疾病。
研究人員稱,約半數具有臨床孤立綜合征的患者會在兩年內發展為多發性硬化癥,而10%的患者則會表現出與多發性硬化癥無關的癥狀。
所有部門中,由意大利衛計委支持的此項研究專注于只經歷過多發性硬化癥相關癥狀事件的73名患者。
在此項研究中,33名參與者注射卡介苗(BCG),而其他的參與者給予安慰劑。之后所有的參與者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腦部掃描(1次/月),然后用MS藥物干擾素β-1α治療一年。
在神經病學家的建議下進行后續治療,并對這些參與者進行為期5年的隨訪。
較少數的疫苗注射參與者出現腦部損傷
腦部掃描顯示,疫苗注射組比安慰劑組出現更少的多發性硬化癥特點的腦部損傷(平均比值3:7)。
研究結束時,疫苗注射組有42%的參與者患有多發性硬化癥,安慰劑組中有70%的參與者患有多發性硬化癥。
盡管這種疫苗沒有不良副作用,但意大利羅馬智慧大學的GiovanniRistori博士仍警告,在此疫苗作為治療良藥之前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Giovanni Ristori博士說:“這些結果是有希望的,但是需要更多地研究來了解這種活疫苗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應。醫生不應該開始使用此疫苗治療MS或者臨床孤立綜合征。”
在同期刊出的評論文章中,來自波特蘭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博士兼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成員的Dennis Bourdette寫到,這些結果似乎支持“衛生假說”的觀點。
北美及大部分歐洲國家擁有比非洲及南美的國家更好的衛生設施和消毒劑及抗生素的使用,這些可能解釋了多發性硬化癥及其他免疫系統疾病部分增加的原因。
Bourdette博士說:“這一理論認為早期暴露在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可能通過誘導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減少這些疾病感染的風險。”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