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艾蒿這種植物就被用來治療瘧疾。在一項最新的實驗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生物學家在對服用了致癌劑的實驗鼠進行研究之后發現,青蒿素可以明顯抑制乳腺癌的發生。該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癌癥》上。
對瘧疾治療十分有效的青蒿素在殺傷癌細胞方面也顯示出了較強的作用。當青蒿素與鐵離子接觸的時候,就會誘發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細胞內形成高活性的化學物質作用于細胞膜使其結構改變,從而殺傷細胞。瘧原蟲吞噬了這種儲存變性鐵離子的血細胞后就會死亡。同樣的作用在癌細胞中也存在。癌細胞的**增殖速度很快,因此它們需要攝取大量的鐵。癌細胞表面存在許多鐵離子的轉運受體,這就使青蒿素可以選擇性地作用于高鐵含量的癌細胞。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給實驗鼠口服致癌劑,然后將其分為兩組,一組正常喂養作為對照組,一組同時給予一定劑量的青蒿素作為實驗組。40周后,觀察發現對照組96%的大鼠產生腫瘤,而實驗組只有57%的大鼠產生腫瘤,并且產生腫瘤的數量和體積均明顯小于對照組。研究人員指出,青蒿素預防腫瘤發生的作用機制可能有兩方面。 一是青蒿素在腫瘤形成前就可以殺傷需要消耗更多鐵離子的癌癥前期細胞,另一個原因是阻止癌細胞血管網的形成,抑制其進一步增長。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