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來自的學者發表了一項瑞士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發現少于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發生一年后能達到建議的LDL-C水平,55%的LDL-C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得到適當治療。盡管可改善病人的依從性及醫生對治療方案的修改,但仍需新的治療方法以使LDL-C水平達到現期規定的目標。相關論文發表在在歐洲心臟病學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34(摘要補充),136.
ACS發生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控制不佳很常見。盡管指南建議應采取積極的治療,但有關在ACS發生一年后醫生修改降脂治療方案以使LDL-C水平達標的方面,尚無研究報道。
研究者對四家瑞士學院型醫院中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間(18個月)陸續入院的924名男性及女性ACS患者進行前瞻性隊列研究。系統收集了患者降脂治療及其初診和一年后LDL-C水平的資料。研究者將延續既定治療方案或為LDL-C水平不達標的患者換用高效他汀類藥物的做法定義為“適當治療”.使用平均依從性調查量表(MAS)進行依從性調查。
在924名患者發生ACS后一年內的隨訪中,僅31.3%的患者LDL-C水平達標,<1.8mmol/L.在使用高效他汀類藥物且達到完全臨床依從的患者中,僅40.2%的患者LDL-C為達標的<1.8mmol/L.在這一年中,94.4%的患者持續進行他汀類藥物治療,而僅57.1%的患者使用高效他汀類藥物,38.5%的患者有某種程度的依從性差(MAS≥1)。55.3%的LDL-C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得到了適當的降脂治療。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