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結核是附睪結核,但從病理檢查結果來看,最常發生結核的部位是前列腺。前列腺結核發病率雖然很高,但缺乏肯定的臨床癥狀,故臨床見到的病例遠較實際為少。
【臨床表現】
1.早期臨床表現類似慢性前列腺炎的癥狀,伴有會陰部不適及輕微直腸部疼痛,病變持續發展。
2.血精 精液呈粉紅色帶有血絲,嚴重時精液呈血液樣。
3.精液減少 由于前列腺腺泡組織大量破壞,前列腺液分泌障礙,精液量顯著減少。合并附睪結核者精子數量減少且活力下降。
4.射精疼痛 由于前列腺腺體導管阻塞,尤其是射精管開口部位的阻塞,射精時可發生疼痛。
5.膿腫可穿破至前列腺周圍,在會陰部形成竇道,也可破入膀胱、尿道和直腸。
6.全身癥狀為消瘦、疲乏、低熱、盜汗等。
【診斷要點】
1.肛門指診檢查早期前列腺及精囊外形可正常,嚴重者腺體腫大呈不規則狀,亦可纖維化形成堅硬腫塊。
2.會陰部寒性膿腫或竇道。
3.可觸及附睪腫大變硬,輸精管串珠狀硬結。
4.尿液及前列腺液鏡檢均可見紅細胞,白細胞。
5.抗酸桿菌檢測前列腺液或精液直接涂片有時可發現抗酸桿菌。
6.X線檢查后尿道前列腺區平片可見鈣化陰影,前列腺部尿道造影示狹窄、僵直、管壁不規則,膀胱頸部攣縮,有膿腫時可見空洞與尿道相通。
7.超聲診斷其邊界回聲不整齊,內部光點不均勻,有膿腫或空洞時,可見透聲區及低回聲區。
8.CT、可見鈣化陰影或低回聲區。
9.尿道鏡檢查在精阜近側端的前列腺尿道擴張,尿道黏膜充血、增厚,前列腺導管開口擴張,呈高爾夫球洞狀,前列腺尿道黏膜呈縱形小梁改變。
【治療方案及原則】
1.一般采用全身抗結核藥物治療,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等,方法同附睪結核短程治療方案。
2.合并附睪結核者酌情處理附睪病變。
3.會陰部等處竇道在附睪、前列腺及精囊結核治愈后多能愈合。不愈者在結核治療穩定后可行竇道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