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用于女性緩解更年期癥狀的激素治療藥物可增加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風險,目前普及狀況呈下降趨勢。但是有研究人員發現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或可降低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
研究人員遭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的年會上公布這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女性隨著年齡增長伴有雌性激素減少這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使用更年期激素治療藥與淋巴瘤之間的相關性取決于對疾病生物學和易感窗口期了解。”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洛杉磯癌癥監測項目的數據,比較了685名診斷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絕經后女性和685名未患病的絕經后女性,評估她們使用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的情況。
平行對照年齡,種族和社會經濟狀況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與未使用過更年期激素治療物的女性相比,使用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的女性診斷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率低約30%.
數據分析表明,在年輕時期(≤45歲)就開始使用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用藥時間大于5年的女性患病的風險更低。與從未使用過激素治療藥的女性相比,這類女性診斷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低約40%.
本研究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證精確的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風險的生物學機制。這個機制包括支持健康免疫系統或減少炎癥的機理。
研究人員提醒道,這個研究處于初始階段,尚不能改變現有的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指南和指導原則。由于已經確立的證據認定更年期激素治療藥物與提高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有關,美國癌癥協會推薦,考慮或使用這類藥物的女性應當在所需最短用藥時間內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但需要與醫生商量其他減輕更年期癥狀的治療藥物。
相關閱讀:
ACOG修正更年期癥狀治療指南
激素治療可預測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延長
大腦似乎可以產生雌激素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