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傳統治療模式是單純手術或術后放化療,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研究人員主導的一項多中心研究,對食管癌術前放化療協同作用進行了探索。該研究或將改變食管癌治療的傳統思路。
該研究課題負責人、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副主任傅劍華介紹說,目前,世界上針對食管癌的治療模式并不統一,外科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單純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僅為20%,多數患者在術后3年內出現轉移或局部復發。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術后化療或術后放療均未能提高食管癌患者的預后,術前放療亦無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有效。
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于2007年啟動食管癌治療模式II期臨床試驗, 對42名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進行術前放化療并手術治療。隨訪顯示,全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66.9%、54.5%、44.9%,預后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止中心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汕頭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四川省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臺州市人民醫院啟動了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該研究課題得到衛計委部屬(管)醫院臨床學科重點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