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我國宮頸癌年調整死亡率為4.3/10萬,甘肅和山西部分高發地區可達36.0/10萬,全國每年有10萬新發病例,每年有3萬婦女死于此病。
原本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但今年來30~40歲的患者也特別多,這與現在的癌癥篩查機制比較完善有關,能及早檢出危險因素。此外,疾病年輕化也與女性初次性生活過早(16歲之前)有關,“不少女孩子十多歲可能就有初次性生活,這樣很容易感染上病毒”,此外,性生活紊亂不潔、有性病史、慢性宮頸炎的婦女也成為宮頸癌的高發人群。
注射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最佳方法,但作為人類首支防癌疫苗,宮頸癌疫苗目前在大陸暫未準入,所以不少家長都會選擇毗鄰廣東的港澳注射疫苗。“最佳的接種年齡是9~12歲,全程3劑需3000元,港澳一般的醫院或公共防疫站都可接種。”劉繼紅表示,疫苗可減少70%的患病風險,但國內暫無疫苗,主要是其仍在做人種臨床試驗,一旦通過評估即可進入市場。
臨床試驗點分設在北京、廣東、浙江三省四家醫院,其中廣東的試驗點設在廣州番禺,2009年3月開始試驗,“估計兩三年內便可在國內上市。”劉繼紅稱,希望在臨床試驗正常的情況下,藥監部門能開放綠色通道,讓其盡快通過審批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