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放療將加大乳腺癌術后并發癥風險。
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披露,在罹患浸潤性乳腺癌并接受了腫塊切除手術的老年婦女中,與全乳房照射(WBI)相比,近距離放射治療可能導致手術后并發癥的增加,以及乳房長期保全的可能性下降,但兩者在總體存活率上并沒有差別。
近距離放射療法是一種用一個植入性放射源來進行放療的手段,而且它已經被用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在近些年中,早期乳腺癌進行腫塊切除術后施行乳腺近距離放療的人數已經有了大幅的增加,盡管還缺乏將其與標準化的WBI的功效比較的隨機試驗數據。
休斯敦市得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博士Grace L. Smith及其同事們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比較近距離放療與WBI兩種方式對術后中老年病人的并發癥、乳房長期保全的可能性及存活率的效果。這一研究包括了92735名年齡在67歲或以上的婦女,她們在2003~2007年間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并一直隨訪至2008年。在腫塊切除后,6952名患者接受了近距離放療,85783名患者接受了WBI。
研究人員發現,近距離放療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及非感染性術后綜合征的發病幾率。到術后1年時,接受近距離放療的1126名(16.20%)患者曾有皮膚或軟組織感染,而接受WBI的患者中出現這種情況的有8860人(10.33%)。 “類似地,到術后1年的時候,1132名(16.25%)接受近距離放療的人經歷了非感染性的術后并發癥,而在接受WBI治療的人中,這一數字為7721人(9.00%)。”Smith指出。
最后,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鑒于乳腺癌的高發病率以及近來乳腺近距離放療應用人數的快速增加,這些研究發現有相當大的潛在公共衛生意義。盡管這些結果還有待在其他環境中進行驗證,但它們也提示在研究環境之外,人們應謹慎對待乳腺近距離放療的廣泛使用。”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