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類利尿劑被推薦為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藥物,是在世界范圍內最常用的藥物之一。根據分子結構,噻嗪類利尿劑分為噻嗪型利尿劑(thiazide-type,TT)和噻嗪樣利尿劑(thiazide-like,TL)兩種。前者結構中包含苯噻二嗪核和磺酰胺基,包括氫**和芐氟噻嗪等(結構由苯噻二嗪核和磺酰胺基組成),后者結構中包含磺酰胺基,包括氯噻酮和吲達帕胺等。噻嗪樣利尿劑的半衰期比噻嗪型利尿劑長,且有額外的藥理作用,可能以不同方式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
那么,高血壓患者應該選擇哪一類噻嗪類利尿劑呢?3月2日在線發表于《Hypertension》雜志的兩項薈萃分析探討了這一問題。
1. 薈萃分析:TT vs TL
這項荷蘭研究者進行的薈萃分析比較了TT和TL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納入了比較TT/TL與安慰劑/降壓藥相比治療成人高血壓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隨訪時間需≥1年。主要終點為心血管事件,次要終點包括冠脈事件、心力衰竭、腦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采用多元回歸分析識別混雜因素,校正真正的血壓降低。
共納入21項研究(隨訪480 000人?年)。臨床終點不受年齡、性別和種族異質性的影響,但較大血壓降幅與更大的所有終點風險降低顯著相關(P<0.001)。對不同試驗中診室血壓降幅差異進行校正后發現,與TT相比,TL使心血管事件和心衰額外風險分別減少了12%(P=0.049)和21%(P=0.023)。TT、TL和其他降壓藥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當。
研究者指出,當考慮用利尿劑治療高血壓時,現有的最佳證據似乎支持選擇噻嗪樣尿劑。
2. 薈萃分析:氫** vs 吲達帕胺/氯噻酮
既往研究多比較氫**和氯噻酮,但很少有研究比較氫**與吲達帕胺。一項系統回顧比較了吲達帕胺/氯噻酮和吲達帕胺對血壓和代謝的影響。研究者檢索了9765個出版物,共納入14項隨機試驗、9765例參與者。為了均衡比較,每個利尿劑組分為1-3個劑量分層。
在隨機效應Meta分析中,吲達帕胺和氯噻酮與氫**相比收縮壓下降幅度更大,吲達帕胺vs氫**:-5.1 mm?Hg(95%CI -8.7 to -1.6,P=0.004),氯噻酮vs氫**:-3.6 mm?Hg(95%CI -7.3 to 0.0,P=0.052)。氫**和吲達帕胺對代謝的不良影響無差異,包括血鉀水平。
總之,這些頭對頭的比較顯示,正如氯噻酮,吲達帕胺與氫**相比效果更優而且對代謝的不良影響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