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腫瘤學雜志近期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結合近期的一項研究卵巢功能抑制聯用他莫西芬對比他莫西芬單藥治療絕經前乳腺癌患者療效的Ⅲ期研究結果,深入探討了絕經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內分泌治療是否應該使用卵巢功能抑制治療的問題。
內分泌治療現狀
對絕經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最佳內分泌療法的尋求在5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但是始終沒有得到圓滿解決。目前有多種內分泌療法,包括他莫西芬、通過手術抑制卵巢功能抑制(OFS)、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或放療,以及聯合治療,例如他莫西芬聯合OFS治療,或芳香化酶抑制劑聯合OFS治療。對于這些方法用于絕經前婦女的評估通常在其使用輔助化療的背景下,這就帶來了混雜因素,因為化療誘發絕經可能間接影響了內分泌。201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批準了一項2010年安大略癌癥護理指南,指南不建議早期乳腺癌婦女常規使用OFS聯用他莫西芬或其他化療。2014年ASCO還認可了對激素反應型年輕乳腺癌患者使用莫西芬治療10年。
研究概況
在這種背景下,Tevaarwerk等人報道了東部腫瘤協作組的一項Ⅲ期臨床研究(E-3193, INT-0142)結果。該研究納入345名絕經前乳腺癌婦女,這些婦女的淋巴結活檢陰性、激素受體陽性、腫瘤范圍小于3cm.研究者于1994-1997年將她們隨機分為他莫西芬治療組和他莫西芬聯合OFS治療組,開展為期5年的治療。研究中沒有使用化療。平均隨訪時間約為10年。這些受試者中,無疾病生存時間的首要觀察終點沒有顯著差異(DFS=87.9% v 89.7% ,P=0.62),總體生存時間也沒有顯著差異(DFS=95.2% v 97.6%,P=0.67)。次要觀察終點包括毒副作用和幾項患者報告結局(PROs),包括絕經癥狀、性功能異常以及健康相關生活質量。這些結果顯示莫西芬聯合OFS使得患者的毒副作用升高,絕經癥狀發生率升高,以及性功能下降,在治療的第3年這些癥狀最為明顯,之后隨時間延長而消退。
研究解決的問題
這項研究的優勢在于:研究的問題很重要、在沒有化療的情況下檢測激素治療的有效性、重點關注了激素反應型腫瘤、注意兩組研究對象之間的平衡、長期隨訪以及PROs的評估。主要局限在,由于收效甚微,研究結束得早,使得首要觀察終點的證據不足。另外,這項研究成為了1997年國家外科輔助乳腺和腸計劃(NSABP)B20的犧牲品。該計劃建議腋窩淋巴結陰性、激素反應性、特別是年齡小于50歲的乳腺癌婦女使用化療聯合他莫西芬治療。然而E-3193的成功之處在于,它收集了詳細的PROs.值得注意的是,它符合預先設定的次要觀察終點的目標效果。研究中的個別病例,不用化療時的總體生存時間超過95%的患者。這種患者報告的數據很有價值,可以用于醫生和患者討論個體治療的風險和優點。
OFS該如何應用
但是仍有幾個重大問題存在。考慮到實驗數據的局限性,OFS聯合莫西芬治療實際上比莫西芬治療有效嗎?芳香酶抑制劑能夠有效治療激素受體陽性的絕經后乳腺癌患者,那么OFS聯合芳香酶抑制劑治療的效果又如何?**SG-12 (奧地利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研究小組試驗12)、SOFT(卵巢功能抑制試驗) 、TEXT(他莫西芬和依西美坦試驗) ,這3大試驗或許可以解決以上2個問題。但是我們如何將這些使用3-5年輔助內分泌治療的實驗數據,與ATLAS(輔助他莫西芬:長期還是短期?)和aTTom(輔助他莫西芬—應該給予更多嗎?)的試驗數據相整合? ATLAS和aTTom的數據支持莫西芬10年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