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肝病科醫學進展 > 肝硬化和非肝硬化HBV患者的肝癌發生機制存在差異

肝硬化和非肝硬化HBV患者的肝癌發生機制存在差異

2014-04-09 12:53 閱讀:1587 來源:丁香園 責任編輯:張子玲
[導讀] 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患者,肝硬化的出現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生率及預后有無相關性。目前尚不得而知。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對比了HBV感染的肝癌患者中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組之間的臨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壽命,并確定了影響這些患者肝切除術后預后的危險因素。

    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患者,肝硬化的出現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生率及預后有無相關性。目前尚不得而知。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對比了HBV感染的肝癌患者中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組之間的臨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壽命,并確定了影響這些患者肝切除術后預后的危險因素。該文發表在2014年2月的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上。
 


    該研究共納入從2005年到2010年之間進行肝癌肝切除手術患者895例,其中441例伴有肝硬化,454例無肝硬化。研究結果發現,肝硬化患者與非肝硬化患者相比: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計數,蛋白質誘導的維生素K拮抗劑-II(PIVKA -Ⅱ)水平和腫瘤的大小均小于非肝硬化患者。非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分化程度比肝硬化患者差。

    非肝硬化患者的1年,2年,3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72.0%,65.6%和61.0%,而肝硬化患者分別為68.6%,56.5%和51.5%.非肝硬化患者的1年,2年,3年的總生存率分別為92.4%,85.5%和81.7%,而肝硬化患者分別為91.9%,86.1%,82.4%.

    通過多變量分析發現各組腫瘤復發的危險因素各有不同。在非肝硬化組,年齡的增加,高血小板計數,微血管侵犯,漿膜浸潤和肝內轉移為主要的危險因素。而在肝硬化組,升高的PIVKA-Ⅱ和堿性磷酸酶水平,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門靜脈癌栓,肝內轉移和腫瘤大小是主要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研究人員認為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組的臨床病理特征和腫瘤復發的危險因素各有不同。這提示HBV感染的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組患者發生肝癌的機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關閱讀:
    肝硬化合并AVB患者肝性腦病的預防
    TIPS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最新共識發布
    新評分可預測肝硬化并發癥對死亡率的影響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濮阳县| 房产| 定日县| 西乡县| 汤阴县| 获嘉县| 房产| 东光县| 阳曲县| 瑞金市| 天峻县| 泗阳县| 临潭县| 荣昌县| 平凉市| 临澧县| 东丽区| 桃园市| 永昌县| 额济纳旗| 迁西县| 林州市| 施秉县| 衡水市| 天台县| 洞口县| 太康县| 丹寨县| 顺义区| 夏河县| 恩平市| 仙居县| 于都县| 和林格尔县| 咸阳市| 蕲春县| 东乌珠穆沁旗| 邛崃市| 临猗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