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0)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年8月第38卷第8期
(一)定義
二、心肌梗死的定義、診斷和分類
2007年ACC、AHA、ESC及世界心臟聯盟(WHF)專家組共同制定并發表了關于“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的專家聯合共識。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及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專家組一致同意在我國推薦使用“心肌梗死全球統一定義”。
AMI可從與臨床、心電圖、生物標志物和病理特征相關的幾個不同方面定義。按全球統一定義,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義為由于長時間缺血導致的心肌細胞死亡。細胞死亡病理分類為凝固性壞死和(或)收縮帶壞死。
(二)診斷標準
AMI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血栓性阻塞所致。心肌梗死一詞應該用于臨床上有因心肌缺血致心肌壞死證據者。存在下列任何一項時,可以診斷心肌梗死。
1.心臟生物標志物(最好是肌鈣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數值超過參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l項心肌缺血的證據:
(1)心肌缺血臨床癥狀;
(2)心電圖出現新的心肌缺血變化,即新的sT段改變或左束支傳導阻滯[按心電圖是否有sT段抬高,分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EMI;
(3)心電圖出現病理性O波;
(4)影像學證據顯示新的心肌活力喪失或區域性室壁運動異常。
2.突發、未預料的心臟性死亡,涉及心臟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癥狀、推測為新的sT段抬高或左束支傳導阻滯、冠狀動脈造影或尸體檢驗顯示新鮮血栓的證據,死亡發生在可取得血標本之前,或心臟生物標志物在血中出現之前。
3.在基線肌鈣蛋白正常、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心臟生物標志物升高超過正常上限提示圍手術期心肌壞死。按習用裁定,心臟生物標志物升高超過正常上限的3倍定為PCI相關的心肌梗死,其中包括1種已經證實的支架血栓形成相關的亞型。
4.基線肌鈣蛋白值正常、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心臟生物標志物升高超過正常上限,提示圍手術期心肌壞死。按習用裁定,將心臟生物標志物升高超過正常上限的5倍并發生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傳導阻滯,或冠狀動脈造影證實新移植的或自身的冠狀動脈閉塞,或有心肌活力喪失的影像學證據,定為與CABG相關的心肌梗死。
點擊下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