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免疫熒光(DIF)、間接免疫熒光(IIF)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被用于對大皰性類天皰瘡(BP)進行實驗室診斷。近日,一項旨在對DIF和IIF在兔和猴食道或人類鹽裂皮膚的診斷價值及商品化ELISA試劑盒的診斷價值進行評估的研究發表在《美國皮膚病學會雜志》(JAAD)上。研究者稱,因敏感性問題應該對懷疑患有BP的患者進行血清學試驗和DIF。雖然ELISAs的敏感性相對較低,但總體上講血清學試驗的敏感性幾乎都能達到DIF的敏感性水平。所有試驗的特異性都很好。
研究者對313名BP患者和488名對照者進行了一項單中心、回顧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DIF是最敏感的試驗(90.8%)而IIF對兔食管、猴食管和鹽裂皮膚的敏感性分別為76.0%、73.2%和73.3%,BP180ELISA和BP230ELISA的敏感性分別為72.0%,和59.0%。血清學試驗的敏感性總體為88.8%。DIF對兔食管、IIF對兔食管、IIF對猴食管、IIF對鹽裂皮膚、BP180ELISA和BP230ELISA的特異性分別為98%、96.5%、97.1%、100%、94.1%和99.2%。診斷數據與臨床表現或病程不具有相關性是本研究的一種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