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極度疲勞且持續半年以上,卻難以檢查出異常,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日本一個研究小組日前發表公報稱,他們發現腦內大范圍炎癥或許與這種疑難病有關。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癥狀有發燒、失去食欲、焦慮、抑郁、頭痛、肌肉與關節痛等,由于尚不清楚詳細的發病機制,所以沒有可靠的治療方法。有一種假說認為該病與腦內炎癥有關,但此前并未得到證明。
此前已知,腦內出現炎癥后,小神經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中一種稱為“TSPO”的蛋白質會增加。大阪市立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等開展的聯合研究,以這種蛋白質為標識,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技術,調查了9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平均年齡38.4歲)和10名健康人(平均年齡39.1歲)的腦內炎癥狀況。
結果發現,與健康人相比,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腦內的丘腦、中腦、腦橋、海馬區、杏仁核、扣帶回等部位均發生了大范圍炎癥,而且炎癥程度越深,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癥狀越嚴重。
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腦內各部位的炎癥程度與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不同癥狀相關。丘腦、中腦、杏仁核的炎癥越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越嚴重;扣帶回和丘腦的炎癥越嚴重,頭疼和肌肉疼的癥狀越明顯;海馬區的炎癥越嚴重,抑郁癥的癥狀越強烈。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