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病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致齲因素包括細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所處的環境等。就病因角度而言,齲病是牙體硬組織的細菌感染性疾病。
臨床上通常將齲病按病變程度分為淺齲、中齲和深齲。又可根據發病情況和進展速度分為急性齲、慢性齲和繼發齲。
深 齲
【概述】
齲病進展到牙本質中層以下時稱深齲。
【臨床表現】
1.可見較深的齲洞,探痛明顯。
2.位于鄰面的齲洞以及隱匿性齲洞,僅能從牙面看到一暗黑**域,必須仔細探查才能發現。
3.深齲洞口開放時,食物嵌入洞中引起疼痛。平時遇冷、熱和化學**時,疼痛程度較重。**去除后,疼痛可立即消失。
【診斷要點】
1.有深齲洞存在,探診敏感。
2.遇冷熱酸甜**時疼痛,無自發性痛。
3.應注意隱匿性齲,通過X線片檢查可見牙體缺損暗影。
4.注意與可復性牙髓炎及慢性牙髓炎的鑒別。
【治療原則及方案】
深齲治療的原則是:①正確判斷牙髄狀況,這是深齲治療成功的基礎;②停止齲病發展,促進牙髓的防御性反應;③保護牙髓,治療中必須保護牙髓,減少對牙髓的**。
深齲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1.墊底修復,多數情況下墊底后可一次完成修復。
2.安撫治療,對一些無自發痛,但有明顯的激發痛,備洞過程中極其敏感的患牙,應先作安撫治療,待癥狀消失后再作修復。
3.間接蓋髓術,對齲壞接近牙髓、軟化牙本質不能一次去凈的患牙,可先釆用間接蓋髓術,促進軟化牙本質再礦化和修復性牙本質形成,再作修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