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指南精要-北京人民大學醫(yī)院吳彥 內容預覽:
(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心衰指南精要-北京人民大學醫(yī)院吳彥 內容簡介:
心力衰竭精要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吳彥
2008年ESC心力衰竭定義
(側重診斷)
心力衰竭定義的改進:
◆強調了心力衰竭三大癥狀并詳細列出心力衰竭體征
◆客觀檢查增加了腦鈉素
◆刪除:“對心力衰竭治療有療效”
2006年美國HFSA對心力衰竭的定義
(強調病因和疾病的發(fā)展)
2008年ESC建議使用新的心力衰竭分類:
增加短暫心力衰竭的概念,并指出:
◆急性心力衰竭(AHF)概念太籠統
◆AHF一般是指發(fā)作時間急而與病情嚴重程度無關
◆AHF應當區(qū)別于嚴重心力衰竭以及失代償心力衰竭
◆80%心力衰竭住院屬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償狀態(tài)
2008年ESC對急性心力衰竭的定義
急性心力衰竭與慢性心力衰竭是相對的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發(fā)展為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出現急性失代償
2008年ESC建議HFPEF代替DHF
但是診斷標準等同于2005年ESC的DHF
診斷此類心力衰竭還要除外限制性心肌和心包疾病
“盡管診斷分為收縮性心力衰竭以及HFPEF(大約占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半),但是大多數患者同時具有收縮功能不全和舒張功能不全”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高血壓AHF
CHF急性失代償
肺水腫
ACS伴HF
右心衰
心源性休克
幻燈片11
ACC/AHA分級
心衰指南精要-北京人民大學醫(yī)院吳彥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