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謂不孕癥?
年輕夫婦(女方24歲)正常性生活后一個月的妊娠機會僅為25%,半年約為50%,一年增至88%,因此將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一年而未懷孕稱為不孕癥。如果您有以下情形,更應該及早尋求治療:
☆ 超過3個月沒來月經
☆ 有兩次或以上的流產記錄(無論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
☆ 男方患有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
☆ 月經周期等于或短于3周
☆ 有盆腔炎的病史
☆ 女方年齡超過30歲
☆ 男方輸精管切除術后再吻合
2.不孕癥的發病率有多少?
早在50年代,tietze(1956)曾利用人口統計學的資料進行估計,認為20-40歲的婦女不孕的患病率為15%。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國學者開始重視不孕癥的問題。陸續開展不孕癥患病率和病因學的研究工作。mosher利用人口普查的資料進行估計,認為美國19-49歲的不孕癥患病率是15%,borrie也利用人口普查資料中45歲以后未生育的人數來推測澳大利亞不孕癥的患病率是10%-12%,rantala利用婦科防癌普查表進行估計,芬蘭30-40歲的婦女不孕癥患病率為15.4%。日本井上正人對本地區40歲以后無孩子的已婚婦女所占比例計算出該地區40-49歲的不孕癥患病率為20%。但由于這些間接估計值存在偏差,為了準確地了解不孕癥患病率和病因分類,世界衛生組織于80年代末期在25個國家的33個中心組織了一次采用標準化診斷的不孕癥夫婦調查。結果表明發達國家約有5%-8%的夫婦受到不孕癥的影響,發展中國家一些地區不孕癥的患病率可高達30%。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數約為8000萬-1.1億。
3.不孕癥分為哪幾種?
根據不孕的原因可分為相對不孕和絕對不孕:相對不孕是指夫婦一方因某種原因阻礙受孕或使生育力降低,導致暫時性不孕,如該因素得到糾正,仍有可能懷孕。絕對不孕指夫婦一方有先天或后天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無法糾正而不能懷孕。
根據是否懷孕分為原發不孕和繼發不孕:原發不孕指從未懷孕,繼發不孕指曾經懷孕而后又不孕者。
4.不孕不育的原因
受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并含有正常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夠在輸卵管內相遇并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被順利地輸送入子宮腔,子宮內膜已充分準備適合于受精卵著床。這些環節有任何一個不正常,便能阻礙受孕。
不孕不育的原因或在女方,或在男方,或雙方都有問題。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