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所完成的一項Ⅲ期臨床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腫瘤》雜志上。該研究顯示,厄洛替尼靶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據介紹,我國于2001年首次將靶向治療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s)作為試驗藥物,運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揭開了我國肺癌靶向治療的序幕。然而近10年來,一直沒有相關研究揭示EGFR-TKIs到底對哪些特定肺癌群體有較好療效。
從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由上海市肺科醫院牽頭組織全國23家醫院,在10個月時間內,從549名患者中篩選出165名(其中上海市肺科醫院篩選出46名)具有EGFR突變的患者加入該研究。研究發現,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s)厄洛替尼治療的有效率達83%,而化療有效率僅為36%;最新的無進展生存數據表明,接受厄洛替尼治療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13.7個月,而接受化療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4.6個月。除了療效和生存期的優勢,該研究還發現,不同的突變可能對治療有不同的反應。生活質量分析表明,接受厄洛替尼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好于化療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