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拉米夫定優化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會議紀要》內容預覽
拉米夫定是首個被批準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類藥物。已經積累了近10年的臨床應用和研究經驗.長期臨床實踐不斷證實與表明.拉米夫定可以安全有效地阻止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進展、減少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發生率;上市10年來。我國學者在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關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后制定和更新了《拉米夫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止指南》等。對指導臨床醫生合理、科學、正確地使用拉米夫定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長期性、難治性、進展性和復發性的特點.包括核苷(酸)類似物在內的所有抗病毒治療藥物并不能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的HBV。
因此,長期和有效抑制病毒復制仍然是當前的主要策略。在拉米夫定長期臨床實踐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通過選擇合適的患者和根據患者早期病毒學應答情況適當調整治療方案,可提高其療效,減少耐藥的發生。鑒于此。2008年10月24日.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部分肝病和傳染病專家在上海就如何進一步提高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預防和減少其耐藥性舉行專題研討會。形成了以下優化拉米夫定治療方案的意見。《中華傳染病雜志》和《肝臟》在上海召集專家會議進行集中審議。優化拉米夫定的治療措施是對以往共識和指南中有關拉米夫定治療方案的完善和補充。
點擊下載完整版:《2009拉米夫定優化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會議紀要》
研究表明,機體在創傷、感染等應激后出現的以分解代謝占優勢的高代謝狀態的主要...[詳細]
機體在遭受感染、創傷、大出血、大手術等打擊后將發生以高代謝狀態為特征的應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