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常見病癥,以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即使治療后也多見復發。就如何改進子宮內異癥治療效果,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利金斯研究所的 Brown 博士等對此作綜述,并將文章發表在 JAM Clinical Evidence Synopsis 上。
該綜述將截止到 2013 年 7 月份的文獻納入分析中,共 140 例隨機臨床試驗,通過對比治療組與安慰劑組(或是空白組)結局的方式進行,結果評定主要依靠痛經改善情況及活產率,次要標準則包括子宮內異性疼痛的改善情況、復發率、妊娠率、再次妊娠幾率、流產率及不良事件發生幾率。
結果發現,對比常規護理,左炔孕酮宮內緩釋環能更有效地緩解疼痛;腹腔鏡手術(指內異癥病灶消融術或是子宮神經切斷術)不僅能夠消除疼痛感至術后 6 個月,還能夠提高安全娩出率及再次懷孕幾率。而腹腔鏡下病灶切除術較消融術更能降低 2 年內痛經的復發率。GnRHa 能夠有效地降低盆底的敏感性,并延長疼痛間隙時間。
但該綜述仍難以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上指導臨床決策,尤其在指導預防復發上。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建議,根據患者病情、不良后果、療效、花費及可行性,推薦使用 GnRHa、腹腔鏡消融術或切除術、孕激素或者左炔孕酮宮內緩釋環作為子宮內異癥的一線治療。
不同的是,美國婦產科協會則推薦 GnRHa、孕激素、達那唑,雌孕激素聯合型口服避孕藥、腹腔鏡切除術及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為一線治療,而左炔孕酮宮內緩釋環則是對于那些一線治療失敗后的二線治療方案。
目前而言,對于降低子宮內異癥患者疼痛治療,優選藥物治療還是外科治療仍有很大爭議。外科手術治療子宮內異癥,是否真的降低了卵巢的產生卵子的功能,需要考慮更多的隨機臨床試驗。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