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兒科學會(AAP)《兒科學》雜志在線發布《兒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診治指南》。新的指南建議,進行日常問診時,臨床醫師應確定兒科患者是否有打鼾;如果有打鼾或者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要進行更深入的評估。
這些是兒童OSAS診斷與治療更新版實證指南中的一部分建議。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兒科教授Marcus醫師所領導的指南作者結論指出,每次健診時或其他適當時機(例如評估扁桃腺炎時)詢問打鼾情況,是具敏感性但無特異性的篩檢方式,可迅速且簡單地進行。
新報告中的另一個建議是,如果小兒科病患打鼾頻率規律、或者出現OSAS癥狀或征兆,醫師應讓他在實驗室進行隔夜的多導睡眠圖— 測量許多生理功能的標準檢測方式— 或轉診給睡眠專家或耳鼻喉科進行更全面的評估。
作者們寫道,多導睡眠圖可顯示有無出現OSAS,多導睡眠圖也可顯示OSAS的嚴重度,這有助于擬定治療計劃。
因為缺乏有小兒科經驗的睡眠實驗室,所以不一定會有多導睡眠圖可操作。如果真的沒有,醫師可以使用的替代檢測方法如夜間影像錄制、夜間血氧飽和度、白天小睡多導睡眠監測、移動式多導睡眠圖。
由小兒科醫師和其他專家組成的小組委員會發展的新版指南,聚焦在無并發癥的孩童OSAS,在其他方面健康的兒童,這和腺樣體、扁桃體肥大與/或肥胖有關。他們排除1歲以下嬰兒(有中樞性呼吸暫停或通氣不足綜合征),以及那些和其他醫療狀況有關的OSAS。
指南委員會建議扁桃體切除術(AT)作為扁桃體肥大病患的治療首選。
委員會委員也建議,如果未進行AT或進行AT后仍有OSAS癥狀或征兆時,醫師應將病患轉診進行持續呼吸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
因為順從性對CPAP很重要,當可進行AT時,不建議CPAP作為第一線治療。如果OSAS孩童或青少年為過重或肥胖,指引建議還需納入減重計劃。
OSAS是睡眠時呼吸異常,特征是延長部分上呼吸道阻塞或間歇性完全性阻塞(阻塞性呼吸暫停),影響了睡眠時的正常換氣與正常睡眠模式。OSAS是孩童時的常見現象,影響約1.2%-5.7%的兒童,與神經認知缺損、行為問題、生長遲滯、高血壓、心功能不全、全身炎癥反應有關。
前次更新的指南版本是2002年版,在那之后,OSAS研究的質量有所改善,但是少有隨機雙盲控制研究。在準備新版指南時,小組委員會使用了350篇文獻的數據,多數被分類為第II-IV等級。
相關鏈接: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對**高風險人群采取談話療法,可明顯降低他們的**率。...[詳細]
The goal of this Guideline project w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