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醫院的Mark Kris教授,回顧了過去二十年間肺癌治療的進展,并預測了未來的研究方向。Mark Kris表示,二十年間最突出的進步在于治療選擇的增多,化療毒性的降低及靶向治療的涌現,而在未來免疫治療的興起值得關注。整理如下:
大家好。我是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醫院的Mark Kris,跟大家一起回顧在過去的20年里對肺癌病人治療是如何改變的。
這段時間確實非同尋常。30多年之前我剛從醫的時候,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在過去的20年間肺癌治療飛速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10年間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肺癌治療的主要進展
現今最引人矚目的改變是我們已有療法的數量。曾經只有些許療法的選擇。在過去的20年里隨著很多新藥物和藥物種類的發現—尤其是紫杉醇和培美曲塞,使治療狀況發生了改變。
第二件改變的事件是治療毒性的降低。20年前,每個病人接受順鉑治療。我們控制惡心和嘔吐(也許是最大的兩個副作用)的能力不如現今。現在令人矚目的是很少有病人發生惡心和嘔吐、以及劑量限制或嚴重毒性作用。雖然尚有其他我們需要改進的方面,但是我們到此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第三件改變很大的事件是靶向治療的涌現。我們一直希望選擇近乎一定可以對病人起作用的治療。我們想要合理的選擇療法。發現導致細胞代謝某些改變的多種致癌驅動因子,找出特異性針對這些靶點的藥物,消除這些致癌基因的癌癥引發與癌癥維持作用,在這些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除此以外,也有毒副作用的改善。這些癌細胞依賴于這些致癌基因;而正常細胞不是這樣。所以一般人接受這些靶向療法要比接受傳統細胞毒性化療要好的多。
我不想說某些治療是多么的有效。實際上,真相是每一個肺癌病人,包括接受靶向治療的病人,都會在他們治療中的某些時間點經靜脈接受細胞毒性化療。但是現在,那樣的療法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許許多多的病人在沒有接受這些藥物和沒有他們導致的副作用情況下能夠存活很長一段時間。
即使像培美曲塞和貝伐單抗這些藥物更容易使用—相對卡鉑來說非常容易。在很多方式上,培美曲塞最好的地方就是它使卡鉑成為一個更易接受的藥物。
最后,展望未來:未來將會繼續使用這些藥物、尤其是靶向藥物,而且正努力提高治愈率。雖然我們已經明顯的提高了中位值,但是還沒有使提高治愈率提高到我們希望病人能夠達到的程度。
未來:更好的治愈率
我們有一些絕佳的機會。第一個機會就是T細胞檢測點抑制劑的出現。這些藥物可明顯引起重要的、可持久的和可耐受的緩解。它們需要快速融入到每一個病人的治療中。不幸的是,我們尚沒有發現一種標記物,可以幫助我們選擇那些病人最有可能對這些藥物有應答。這將會成為研究的焦點。
第二個機會與靶向療法相關。自胃腸道間質瘤(GIST)獲得信息顯示,通過只對那些腫瘤中有致癌驅動的病人給予靶向治療,我們可以延長至復發時間、也可提高生存期。這方面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期。以前在每個病人住院的地方只是為了接受治療,而現在在我工作的地方我有很多的病人,已經經我治療很多年,這些病人從來沒有住過院。他們生活的更好。而且生活受到較少的打擾。
但是我們顯然還沒有完成使命。我們需要治愈更多的病人,而且這將成為我們未來20年需要關注的焦點。
編譯自:Two Decades of Lung Cancer Advances,May 27, 2015,Mark G. Kris, MD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