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份刊發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機制中酸袋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藻酸鹽抗酸劑可有效減少餐后胃酸反流。
藻酸基團為一種多糖聚合物,與胃酸接觸時可生成低密度粘性凝膠沉淀。此前有報告稱其在酸袋中形成。為了明確與酸袋相關的藻酸鹽形成的位置,以及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參數和酸袋位置的影響,來自荷蘭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隨機化研究。
研究者將癥狀性胃食管反流病與大裂孔疝患者共16名隨機分為藻酸鹽-抗酸劑組(n=8)和抗酸劑組(n=8),這些患者分別在標準餐后接受111銦標記。通過2小時閃爍顯像,對標記的酸鹽與酸袋的相對位置進行分析;利用高分辨率測壓法與pH阻抗監測檢測反流發作情況。
結果顯示,接受藻酸鹽治療的患者胃酸反流事件明顯低于接受抗酸劑治療的患者,同時,接受藻酸鹽的患者胃酸返流時間顯著高于接受抗酸劑的患者。71%的接受藻酸鹽的患者其酸袋位于膈下,而接受抗酸劑治療的患者中僅有21%.酸袋位于膈下與酸反流呈負相關。
研究者最后總結,藻酸鹽-抗酸劑停留在餐后酸袋,且在膈以下的位置可取代酸袋,進而減少餐后胃酸反流。這些結果表明,酸袋在胃食管反流病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并確定了藻酸鹽-抗酸劑可作為餐后胃酸反流的合適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