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類風濕關節炎研究又有新發現,王天、孫曉麟等的研究證實,類風濕關節炎(RA)中存在狀態不穩定反而表達IL-17等炎性因子的調節性T細胞(Treg)亞群。研究論文已于2014年2月12日在線發表于《風濕病年鑒》。這項研究是栗占國教授牽頭的國家973計劃“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和免疫干預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
Treg細胞在體內發揮著抑制自身免疫反應和炎癥的作用,是維持人體免疫穩態,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細胞亞群。這項研究證明,在RA患者的外周血和關節液中,較高比例的CD4+CD25+CD161+ Treg細胞表現出促炎細胞亞群Th17細胞的部分特點,如表達促炎因子IL-17A、高表達Th17轉錄因子RORgt和表面分子CD127等,可稱之為Th17-like Treg.
盡管該Treg亞群在RA患者外周血中仍然表現出免疫抑制功能,但在關節液中則完全失去了免疫抑制作用,反而在關節局部促進了炎癥的發生發展。該細胞亞群有望成為RA和免疫學研究領域的新熱點,并為RA的免疫治療提供了證據。
論文作者孫曉麟等介紹,這項研究首次發現了RA疾病狀態下Treg細胞偏向致炎性Th17細胞的可塑性,并提出了這種可塑性或不穩定性在關節炎癥部位可能促進炎癥發展,使人們對RA發病的細胞免疫調控機制有了新的認識。因此,研究增強Treg穩定性的治療手段,可能是保持免疫穩態、治療RA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新思路。
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礎上,該課題組將繼續深入探討Th17-like Treg在RA發病中的作用及其調控特點,以進一步詮釋RA的發病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探索針對該細胞亞群的免疫性藥物干預策略。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