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抗腫瘤研究》雜志上發表了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或可顯著降低罹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風險。
參與研究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塞德里克·加蘭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他們的研究發現,成人每日攝入2000至4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1國際單位相當于0.025微克)維生素D可使血液中維生素D的代謝產物維持在一定水平,從而顯著降低罹患一些疾病的風險,包括乳腺癌、結腸癌、多發性硬化癥和I型糖尿病等。
研究人員說,他們對數千名每日服用1000至10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成人進行調查,得出上述結論。參與調查期間,被調查對象需要定期接受血液檢測,以確定他們血液中維生素D代謝產物的水平。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上世紀推薦的維生素D攝入標準,50歲以下的人每日維生素D攝入量為200國際單位,51歲至70歲的人每日應攝入400國際單位,而70歲以上的人每日應攝入600國際單位。加蘭表示,他也驚訝于可有效預防癌癥的維生素D攝入量遠遠高于此前的推薦標準。
目前,研究人員對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尚無定論。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