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妊娠晚期前置胎盤
2013-02-01 10:24
閱讀:1641
來源:CMT
作者:網*
責任編輯:網絡
[導讀] 近年來,前置胎盤的發生也有上升趨勢。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為常見的產科臨床急危癥之一,處理不當可危及妊娠女性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因此,須做好產前檢查,防患于未然。
近年來,前置胎盤的發生也有上升趨勢。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為常見的產科臨床急危癥之一,處理不當可危及妊娠女性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因此,須做好產前檢查,防患于未然。
若妊娠女性既往有剖宮產手術史,此次前置胎盤又位于前次手術瘢痕處,即為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此類患者的情況較復雜,出血風險較高,大多無法順產,手術時很可能須切除子宮。因此,術前應通過超聲檢查以確定患者胎盤的位置及胎兒的方位,為手術入路提供依據,以便胎兒順利娩出,避免因術中出血難以控制而引發出血性休克。
因植入的胎盤在胎兒分娩后,可能很難剝離而引發產后大出血。為充分了解病情,做好全面準備,醫師還應采用磁共振成像(MRI)以了解胎盤植入的情況。
此外,還須準備同型紅細胞及血液制品,防止產婦在術中或術后發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母子生命安全。
目前,剖宮產是前置胎盤患者分娩的主要選擇方法。在手術過程中,若子宮切口選擇不當,可造成分娩和處理困難。
此類患者的子宮下段形成不良,子宮肌厚且未伸展,伴宮縮,宮內壓力高;同時,未成熟的胎兒對于壓迫等刺激的耐受性差,術中可面臨出血多、胎兒娩出困難等諸多問題。此外,前置胎盤還可導致因子宮撕裂而引發大出血,以及子宮撕脫而傷及周圍臟器。
協和醫院產科鄒麗教授對于常規切口與“L”型切口在此類患者剖宮產中的應用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采用子宮“L”型切口可增加手術的靈活性,易于胎兒的娩出,且患者預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