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肩部鈣化性肌病
2018-11-06 10:00
閱讀:3591
來源:愛愛醫
作者:石建民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鈣化性肌腱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肩部疾病。其特征是在一個或幾個肩袖肌腱中形成鈣晶體沉積物,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在癥狀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采取侵入性治療措施。
鈣化性肌腱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肩部疾病。其特征是在一個或幾個肩袖肌腱中形成鈣晶體沉積物,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在癥狀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采取侵入性治療措施。
病因
鈣化性肌腱病變的原因仍然不明。它不是由創傷或過度使用引起的,并且它很少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盡管它可能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腎結石有關。
流行病學
肩部疼痛是成人常見的主訴,終生患病率估計高達67%。鈣化性肌腱病變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為3%~10%,肩痛患者為7%~17%。患有肩峰下疼痛和長度>1.5cm的鈣化沉積的這個年齡的女性患肩胛的癥狀性鈣化肌腱病的風險最高。
臨床表現
鈣化性肌腱病的臨床表現隨鈣化程度和病情的階段而變化,病變的表現并不隨年齡而變化。患有癥狀性鈣化性肌腱病的患者通常描述類似于患有肩袖肌腱病或肩部撞擊綜合征的患者所經歷的肩部疼痛。疼痛是主要癥狀,位于肩關節頂部或側面以及兩個方向上,通常朝向三角肌方向的輻射。疼痛的發作是漸進的,與創傷無關。大多數患者報告夜間疼痛加劇,無法躺在受影響的肩膀上。涉及頭頂動作的日常活動,例如穿上襯衫或梳洗頭發,都會很痛苦。
體格檢查
在檢查時,患有鈣化性肌腱病的患者通常在肩部通過其正常外展弧移動時經歷疼痛,或者可能存在疼痛相關的外展范圍減少。當從外展中降低手臂時可以看到肩胛骨運動障礙。在患有這種運動障礙的患者中,臨床醫生會注意到異常肩胛骨運動,即肩部運動期間肩胛骨的快速,搖擺運動。肩部的被動運動通常不受影響。疼痛抑制可以給人肌肉無力的印象。患有由鈣化性肌腱病引起的急性疼痛發作的患者經常拒絕移動他們的肩膀,在內部旋轉時將他們的手臂靠近他們的身體,并且不允許進行肩部檢查。
診斷成像
通常采用平片和超聲(US),是區分鈣化性肌腱病與其他引起肩峰下疼痛的病癥所必需的。平片-肩部的標準X線平片通常足以對患者進行初步成像,并確定肩部有鈣化性肌腱病變,有助于確定疾病的階段。超聲-是診斷肩部鈣化性肌腱病變的有用工具,因為它對檢測鈣化非常敏感。除了診斷鈣化性肌腱病變外,US還可用于識別許多相關的肩袖損傷和滑囊炎。磁共振成像-雖然鈣化沉積物可以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檢測,但常規使用MRI并不適用于鈣化性肌腱病變。
實驗室研究
鈣,磷酸鹽和堿性磷酸酶的血清濃度在正常范圍內,實驗室研究并未作為鈣化性肌腱病的診斷或治療的常規檢查。
診斷
根據提示性病史和臨床表現已及顯示鈣化沉積物的診斷成像,可以可靠地診斷鈣化性肌腱病變。疼痛是主要癥狀,并且位于肩部的頂部或側面或兩者上,通常具有朝向三角肌插入的輻射。大多數患者報告夜間疼痛加劇,無法躺在受影響的肩膀上。在白天,使用高于肩高的手臂會引起疼痛。平片或超聲顯示特征性鈣化沉積物。
差異性診斷
肩部疼痛的鑒別診斷范圍廣泛,肩袖撕裂、頸神經根病、交感骨關節炎和肱二頭肌肌腱病、Glenohumeral骨關節炎、肩周炎等這幾種有時被誤認為肩部鈣化性肌腱病的診斷。
治療方案
初始治療:肩部的鈣化性肌腱病通常是自限性的,具有相對良性的臨床過程。因此,一線治療應保守,注重癥狀緩解。初始治療可包括口服抗炎和鎮痛藥物,糖皮質激素注射和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應注重矯正上半身姿勢,恢復肩胛骨和盂肱關節力量和功能,不應引起過度疼痛。
急性發作的治療:通過肩峰下注射糖皮質激素,可以有效治療因鈣化性肌腱病引起的嚴重疼痛急性發作的患者。合適的注射藥物包括20至40mg的曲安奈德或20至40mg的甲基強的松龍及局部麻醉劑如利多卡因稀釋糖皮質激素。
難治性病例的治療方法:如果在適當的保守治療3至6個月后癥狀未能改善,可以采用其他治療方案。如體外沖擊波治療(ESWT)和超聲(US)引導的灌洗和**(barbotage)。
手術治療:大約10%的肩部鈣化性肌腱病變患者對保守治療,可能是需要手術治療。手術通常在關節鏡下進行,干預措施可包括在沒有肩峰成形術的情況下切除鈣化灶,在不去除鈣化的情況下進行肩峰成形術,或者進行血管成形術和去除鈣化。
隨訪護理
保守治療患者的隨訪-對于使用物理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無論是否使用鎮痛藥,在完成物理治療計劃后約4個月應進行隨訪。應該在那時進行臨床檢查,重點是評估肩部活動度和力量。對于有持續癥狀的患者,可以通過超聲檢查和X線平片進行重復成像。經過3至6個月的物理治療后仍有持續癥狀的患者和仍可在成像中證實的鈣化沉積物應進行進一步治療評估。癥狀持續存在但成像時鈣化沉積極少或無鈣化的患者應進行肩峰下疼痛綜合征(即肩部撞擊)治療。
急性疼痛發作后的隨訪-對于經歷急性疼痛性鈣化性肌腱病變發作的患者,應及早進行隨訪,通常在一周或兩周后進行,并且應包括肩部檢查以評估活動性和力量,以及重復的X線平片或超聲。臨床檢查應與初始評估相同,并應比較兩次檢查的結果。如果在初次就診時給予糖皮質激素注射有效(即疼痛消失或大幅減少),建議采取觀望態度并開始進行溫和的理療運動計劃。如果患者仍有癥狀,并且沉積物體積和密度不變或僅略微減少,可繼續觀察療效。如果顯著的疼痛持續存在,可以進行第二次糖皮質激素注射,補充口服止痛藥。這些患者在另外一到兩周內重新評估,并且可以遵循這里描述的相同治療方法。
預后和并發癥
肩部鈣化性肌腱病變的預后通常良好,沉積物自發吸收,治療措施導致大多數病例癥狀消退。并發癥可能與病情本身或治療措施有關。大結節的骨質溶解是鈣化沉積物的罕見并發癥,與大結節接觸或接近。這種情況與更長時間和更嚴重的鈣化性肌腱病變過程相關,并且可以通過磁共振成像診斷。骨化性肌腱炎是手術切除鈣化沉積物的另一種罕見并發癥。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